欢迎访问西北工业大学教学成果专题网站!

成果的创新点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成果简介 > 成果的创新点

1)提出 “名师带教传师风、工程训练铸师德”的新举措,成就了教学团队赓续发展,为落实立德树人破解了关键难题

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键在于师资。以师德师风建设为着力点,“名师带教”传承“崇教爱教”师风,将教师荣誉感和责任心内化为教师日常行为,对学生展开言传身教的示范,引领学生立大志、明大德。 “工程训练”铸就“隐姓埋名、为国铸剑”师德,教师亲身参加飞机型号研发工作,切实感受一线航空人的负重前行、深刻感悟航空报国伟大精神,成为坚定的信仰者和身体力行者,在课堂上情不自禁的将先进人物和事迹讲述给学生,引领学生投身祖国航空事业。

2)提出围绕飞机结构设计实例,构建问题导向型课程内容的新方案,为探究式教学和课程思政奠定了坚实基础

案例教学是工程设计类课程广泛采用的方法。契合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转变,以课程内容设计为突破口,将设计案例的角色从应用实例转变为引导问题。围绕案例探究的需求构建理论教学内容,强化了问题导向、实践导向和需求导向,符合研究型思维,增强了对设计实践的支撑,提高了课程内容实践力度。来自科技前沿和新机研发进程的新案例,持续牵引大量科学新问题、设计新技术进入课堂,实现了课程内容更加鲜活与时俱进。航空特色鲜明的飞机结构设计案例蕴含了丰富的思政元素,为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的结合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3)建立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相协同的教学新范式,为能力培养筑就了重要途径

    创新实践是培养能力的重要途径。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主战场,推进课堂理论教学由“知识灌输”向“融会贯通”的转变,统筹理论知识课内外学习内容,为课内实践教学留出课时。 推进“课堂搬进航空馆”教学改革,建设虚实结合的实践平台,创新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。建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新联系,由实践教学配合理论教学转变为实践和理论联合教学,以 “实物现场课发现问题”和“课堂理论课分析问题”为主线进行课内协同探究联合课后设计实践,筑就了能力培养的教学新范式。